青岛市崂山区把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作为打造科创新高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全力推进总投资400亿元的32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更多上下游项目沿链聚合、卡位入链,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运营一年来,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200余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项目已建成投用,2023年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40%。
日前,记者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采访获悉:这是山东省内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期建设100P算力,投资约3.9亿元,是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目前,崂山区已与中科曙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上线运营。届时,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形成“双算力中心”,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山东乃至长江以北区域的智算枢纽。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近年来,企业对算力的需求增长很快,以青岛企业算力需求为例,一年多的时间增长了60倍。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戴衍华说,100P算力意味着计算速度达每秒10亿亿次,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PC的算力。中科曙光与崂山区联合打造的“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地后,将进一步增加产业园的算力规模。依托“双算力”中心,未来产业园的算力规模将达到600P。
目前,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与海尔、海信、以萨、中车四方等50多家企业合作,为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工业质检、智能制造、智慧电力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算力支撑,实现70个以上算法模型创新,孵化了10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引发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力量。
“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是长江以北首个‘双算力’园区,拥有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两大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业200余家。”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宋宁宁说。青岛以海洋和家电两大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大模型落地应用,中国海洋大学“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等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园区已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我们赋能的5个大模型中,2个是海洋领域,3个是家电领域。”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席运营官孙笑笑深有体会,去年计算中心刚启用的时候,用户还主要是海洋科研院所,之后不到半年时间,以家电行业为代表的企业大模型需求猛然增长。
“我们为一家世界500强新材料企业打造的数字化升级项目,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104%、产品合格率提高15%、设备工艺调整效率提高30%,正积极探索利用工业大模型提高设备开机率、减少生产损失、提高收益。”奥利普奇智总经理李卫国说。
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泰科达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已经形成以崂山区为核心、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为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全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500余家,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智能硬件6个应用领域具有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