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户外露营桌,几把折叠椅,腾讯云副总裁、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摘下遮阳帽,坐在帐篷里和媒体们聊起了技术和公益。
“我是负责AI技术的。AI最近几年有很快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AI技术除了助力产业发展、为生活创造更多便利之外,能不能覆盖更多非收益性质的、社会性相关的领域,用技术的力量去改变公益。”吴运声说。
这是位于云南玉龙雪山脚下的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启动仪式现场。
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是腾讯推动云上AI“技术价值外溢”的科技公益IP赛事,面向行业开发者、公益爱好者等群体免费开放腾讯云上积累多年的AI技术能力,旨在解决儿童安全保护与教育、生物多样性、适老化等领域的社会痛点问题。
36碳了解到,自2020年启动以来,前三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吸引了超过3600支队伍、18000名开发者参加。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腾讯基金会联合主办,近日已正式启动。
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启动仪式现场。企业供图
“我们搭建了腾讯Light技术公益平台,希望方便更多人拿起技术的工具,共同解决面社会临的各种问题。”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说,“大家通过腾讯云上的AI、大数据、数智人、智能客服、安全等多项技术能力,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公益项目。”
一支名叫“智渔”的团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利用腾讯优图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对中华白海豚进行个体识别。在iDOPHIN小程序上,目前已积累36000张白海豚背脊照片,累计识别白海豚个体2698头,单张图片识别准确率是89.55%——这些图片和数据可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保护中华白海豚。
同样的图像识别技术也被用于“高危儿拯救计划”。对婴儿身体相关部位拍照,将照片上传到一个名为“保健熊”的小程序,再通过分析管理平台,可以识别新生儿是否患有黄疸疾病,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据介绍,“保健熊”小程序已经被广州多家医院使用,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AI筛查黄疸的准确率达94.7%。
“做公益不仅是捐钱,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也可以参与公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说,“社会问题其实是科技最好的实践场。很多社会问题是延续的,但解决方案会因为技术发展而发生改变。通常在遇到一些社会问题的时候,技术也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二者有天然的结合度。”
在吴运声看来也同样如此:“不管是做公益还是解决社会问题,技术发展是背后的推动力。同时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二者在这种循环中不断迭代,这种结合是相生相长的自然过程。”据他介绍,腾讯目前为公益人士和平台已经开放了300多项AI原子能力,这些原子能力已经在工业、金融、传媒等诸多场景做到了成熟、稳定、安全、合规的技术落地。
相较于前几届,新一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在议题设置和开放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升级。36碳了解到,新赛事涵盖社区公益、生态环保和儿童素养教育三大议题。其中,社区公益是本届新增议题,从原来聚焦老年人群体扩展到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公民,鼓励开发者从助老、爱幼、救灾、心理健康、社区服务等多个角度出发,设计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届创造营将面向参加者开放更多的技术工具,包括:AI、安全、音视频、智能客服、数字人、智能翻译、云开源。
针对备受关注的混元大模型是否会开放给参加者使用,吴运声表示,混元大模型会面向选手开放通用的接口,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按照通用接口的标准去获取、调用这项技术能力,混元大模型没有专为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设置特别的限制,对安全与合规的要求都遵循国家统一标准。
“2023年AIGC迅速发展,我们内部也有相应的技术方案,接下来会主动把这些技术方案放在平台上,让更多参赛队伍接受,把技术应用到他们的公益场景当中。”吴运声说。
谈及技术和公益的应用结合,连续三年参与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项目评审的吴运声深有感触。“二者真正的结合需要落在具体的点上。我们看到很多项目不只是一个想法或概念,而是能够和实际场景相连接。”除了项目蕴含的社会价值之外,实际可落地性,也是赛事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
36碳了解到,评审团队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评价,例如功能业务逻辑是否完整、功能层次是否清晰、核心功能响应是否迅速。同时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项目在代码层面没有高危安全风险,不存在泄露用户信息的风险。
据介绍,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已正式开启项目征集,将于7月中旬进行现场评审与获选公示。(原文 36氪,作者 雪小顽,编辑 苏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