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地方围绕智算中心建设展开部署,加快项目签约和落地,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等使用智算中心算力资源。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文昌国际航天城中在建的文昌航天超算中心项目。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超30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1月10日,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正式上线运营,进一步满足宁波市产业、科研、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算力需求。据悉,宁波将按照数字经济投资“三年双倍增”计划,适度提前开展超算中心二期、三期规划建设,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为“东数西算”格局中全国算力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
近日,成都进行了智算中心多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完工,算力设备“Atlas”上线试运行,将为人脸识别、信息个性化推送等智慧场景提供算力支持。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日前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什么是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推进,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正步入建设发展“快车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显示,我国智算中心从早期实验探索逐步走向商业试点。随着我国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丰富,智算需求将快速增长。
“智能计算变革生产力,加速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智能算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要跟得上。
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倍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智算中心创新发展有望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据《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单志广表示,当前不少地方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创新驱动型产业,这些创新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智能算力支持。例如,智能汽车对算力的需求将比手机大得多。
不少地方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成都将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算力资源。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表示,承载人工智能计算的智算中心可以为各类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一方面,智算中心可以为构建安全可信、可复用的技术研发环境提供算力设施支撑,为各领域科技研发提供智能计算服务,加速科技研发的进程。另一方面,智算中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载体,智算中心的快速建设推广与规模化应用将推动通信服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从而促进技术创新。
《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预计,“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地区在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的增长量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为14%至17%。
让智算中心“好用”“用好”
专家认为,智算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要“好用”“用好”才能发挥效益。
单志广认为,当前智算中心发展呈现“智能算力的发展需求快速扩大、通用智能的算法模型快速演进、普适普惠的服务生态逐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四个新趋势。同时,智算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概念认知尚不清晰、应用场景尚不丰富、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与挑战。
刘军表示,预计未来算力中心有80%是智算中心,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在这样一个大的需求面前,需要以应用、产业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智算中心创新发展。
单志广建议,智算中心建设应以应用为导向,坚持开源开放、集约高效、绿色普惠的建设原则。一方面,智算中心建设要以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件为主,融合多元算力,实现算力的聚合、调度、释放;另一方面,要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低门槛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发挥智算中心普惠高效的赋能效果。他还表示,智算中心建设需要选择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长效运营,促进有序布局。(记者 郭倩 北京报道)